僧道鬥法是從漢朝開始的,漢代從皇帝到民間都信奉道教,神奇的是,漢明帝居然有一天在夢裏看見一個金人,因為這個夢,便把原來在印度的佛法帶進來中土,第一部引進來的佛經叫《佛說四十二章經》,道教覺得受到了威脅,道士中的兩個首領叫褚善信和費叔才,聯合了六百九十個道士,上表奏到朝廷,要與佛教來一次較量。那是永平十四年正月初一,漢明帝這時候犯了一個大錯,他沒有及時提倡信仰自由,讓佛道兩大正教在中國健康成長,自然發展,為國家的和諧氣氛奠基,反而他鼓勵了這場鬥爭,他沒有把佛和道中的靈性體現在社會裏,反而助長了人心中的仇恨。
《高僧傳》記錄了這場鬥法,在元宵節那天,白馬寺南門,東邊設立道壇,上面陳設了五百零九部道教真經,五果三牲供品堆積如山,參加的道士有五百多名,西邊的佛教壇場,只供奉着佛舍利和《佛說四十二章經》,愚蠢的漢明帝趕來看熱鬧,讓雙方各把經典放在壇場上,同時用檀香木燒,結果,道經化為灰燼,佛舍利以及佛經安然無恙,費叔才當場氣死,根據歷史記載,當時立即有一千四百六十多人出家,有大官有道士有後宮,佛教就這樣在中國生了根。佛道不需要鬥法,佛道可以雙修。漢明帝在位18年,48歲就死了,後漢書中說他脾氣暴躁,暴躁的人短壽,也說明了為甚麼他會同意這場僧道鬥法,他學的道法和佛法沒有柔軟他的心,他的心裏沒有和諧,所以沒法推行和諧。
(Visited 56 times, 5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