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悲愴的事件接踵而至:先是救火英雄,再是意外被大樹奪命的少女,且不必再說早些時在轟動全球的「512」四川地震中喪生的數以萬計的生命。
或許是英雄與少女離我們如此親近,又或許是英雄和少女都還如此年輕,此時的香港在死亡的話題前,一片唏噓。再因媒體讓大眾看到逝者的英偉和美麗,於是,大家為其痛惜之心更加切切──為什麼?為什麼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這麼美好的人們身上?
「逝」與「生」,這兩個在生命之環上首尾相接的點,分分鐘都散落世間,這種散落,帶決絕的姿態。究竟應該說這是概率還是命運,習佛多年的我,也無法枉自結論。世間人,自有世間情;世間情,還須自修行。
這的「修行」說的是學習放寬心量,抱懷對逝者的緬懷,用一種更加積極和樂觀的心態,勇敢地、好好地繼續未來的生活。這也是用生者的修行來實現對逝者的尊敬,並且延續對他/她的愛。
這份真切的緬懷和愛,與逝者生前曾得到多少榮譽無關、與獲得怎樣的學位無關、與地位是否崇高無關、乃至與相貌是否動人更加無關。簡單地說,這份緬懷,就是人與人之間共同情懷的共鳴,以及源自相似經歷的一份感同身受。因為死亡從來都在我們每一個人身邊。
微笑之於死亡不會比微笑之於生活更加需要勇氣。直面死亡,我們會更加明白生的意義,學會更加感恩、更加珍惜,從而更加好地活。
(Visited 25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