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ly Archives: 2010

如果紅梅會再世

前兩天,我的專欄開了天窗。很抱歉。 那是個星期天上午,連續下雨好幾天之後,好不容易放了晴,我攤開稿紙正準備寫稿,突然接到家人打來的電話:母親在醫院正接受搶救,醫院要病人家屬盡快趕去。母親已病了很久,做子女的心裏都明白,這一天總會來的,但真的來到眼前時,還是好像一個計時炸彈被引爆,「轟」一聲,把人炸得雙眼發黑。 母親睡在床上,身上接了各種各樣的管道。我們按照醫院規定每人都戴上了口罩,醫生也在大口罩後向我們解釋病情,一面講,一面咳嗽,他的雙眼泛紅泛濕,很明顯是感冒了,他自己也是個病人,我母親的生死,現在就掌握在這個比起我們都不健康的人手上。雖然他自己也在與病作鬥爭,但他還是很耐性地向我們解釋,我只記得他講一句話:「你們的母親現在靠機器呼吸,如果心跳起搏器也起不了作用,那麼,我們只好放棄了。」說完後,還大力啜了一下鼻子。我沒有等他把氣從鼻子中再呼出,已經跑到了母親身邊,俯下頭,在她耳邊說:「媽媽,我好愛您!」…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Tagged with:

吃得少,活得長

一百一十二歲了,每天吃什麼補品?什麼山珍海味?一百一十二歲的許哲這樣說:「我的飲食很簡單,早上喝一杯牛奶,中午吃一些青菜和水果,有時青菜用水燙過,不煮不炒,不加油鹽,切了就吃。生吃能完全保持蔬菜的養份,水煮過養份就少了一半。晚餐喝一杯酸奶(乳酪),若不餓就不吃。」吃得簡單,吃得少,反而健康,反而長壽。這是英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科學家用兩隻年齡一樣的猴子做實驗,一隻隨便牠吃,想吃多少便吃多少,另一隻則有嚴格的卡路里控制,二十年後,一隻變成老態龍鍾的肥馬餾,另一隻則眼神銳利,精神抖擻,腰板挺直。實驗證明,如果比正常食量少吃三分之一,明顯老得慢,身體保持了活力,有助於減緩大腦衰老。…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Tagged with:

把楊瀾叫媽的那個下午

楊瀾這個名字在大陸幾乎是家喻戶曉,她是著名的主持人,有自己的訪談節目,按照她自己說,她已經訪問過七百個人,其中有克林頓、基辛格等政經人物。 她一定積累了很多寶貴的訪問經驗,但卻不是一個老練的被訪者。她害怕被問及感情問題,這是正常人可以理解的,但她採取的態度卻很生硬。從她進入房間的一刻開始,她就不與我有眼神接觸。窗戶外的北京是零下十度,楊瀾帶進來的冷比這溫度更寒,她就好像一個裹住鐵甲的機器人,把自己緊緊保護起來,就差沒有舉起食指警告:「生人勿近」。沒有人說一定要談感情問題,那麼楊小姐最願意談什麼?「我碰見姚明,姚明也開始搞企業了,向我訴苦說很累,哎,我們這種人,都覺得搞企業很累……」哦!是提醒訪問者,她今天不只是個文化人,她還是個企業家呢!她的「陽光文化集團」就靠她的形象打品牌,從前的那些糗事是絕對不能提的了,怪不得。她那身鐵甲,也為了提醒攝影組,她今天與你玩的不是同一個遊戲。小妞兒在文化人前扮企業家,在企業家前大概又會扮回文化人吧?四十多歲的小妞兒還是童心未泯。…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新春尋梅記

從董橋大哥的文章中,知道他很喜歡梅花。鄰居的花園中長了幾棵梅花樹,過年前被我偶然發現了,驚喜莫名。梅花在印象中是北方的樹,怎麼會長在香港,而且就在我家旁邊?看見這幾棵樹的時候,粉紅色的梅花開得幾乎壓倒了枝,花香在十步外已經撲鼻而來。兩三棵紅梅的旁邊還長了白梅,白梅還小,不如紅梅樹長得高過了人,但綻開的白梅花下的花蕾竟然是粉紅色的。誰會想到白梅花的花蕾竟然是粉紅色的?漫枝白梅間隔着粉紅色的花蕾,你閉眼想想這個畫面,是何等的惹人憐愛……當時我就想,待到過年的時候,請來董橋大哥與愛喝酒的朋友,攜一壺溫熱的黃酒,酒裏加上浸了六年的梅子汁──喝完了就沒法重複的珍品,坐到梅樹下,在清香的梅花香裏,呷着馥郁的梅子汁泡黃酒,輕鬆地聊着天,不知不覺地便醺醺然了,心裏還會琢磨:是被酒醉醺了,還是被梅花香香醉了………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一百一十二歲的年輕人

想像你生於一八九八年,到了二○一○年,你已經一百一十二歲,你是怎樣過你的每一天?這是新加坡許哲女士的真實故事。她出生於汕頭一個小鎮,原本是天主教的老修女,後來兼修佛。她說,我的宗教是「愛」的宗教,永遠愛世人,大家都是兄弟姐妹,這是我的宗教信仰。天主教的教友們,看到我看其他宗教的書,問我為什麼看魔鬼的東西?我說:「我看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一片光明!」 有這樣的胸懷,人便健康,她眼不花,耳不聾,「我們想老就老,想年輕就年輕,假如你腦筋不要想老,一百多歲還是可以做很多事情。」一切都從我們的腦開始,對我們好的是我們的腦,對我們不好的,也是我們的腦,我們百分之八十的病痛,都與我們的思想與情緒有關。她說:「我從來不發脾氣,因為發脾氣,第一,傷害自己,第二,傷害對方,第三,影響其他人。發一分鐘的脾氣,身體要三天才恢復過來。」社會上送她的財物,她用作蓋養老院,到今天她都每天去照顧老人,而她自己,卻是個一百一十二歲的「年輕人」!「我每天都在為眾生做事,我自己不需要照顧自己!我只要照顧別人,我相信老天會照顧我。我這個身體是為一切老人、病人、苦難人服務的工具,天天要利用這個工具」。…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真實的故事

食神肥艾迪超重60磅,不禁擔心自己的健康。他的父親生前是位上海名醫。以下是肥艾迪的自敍。 也是在嚴冬,父親在客廳的火爐前不斷為金魚缸加煤。60年代初的煤是金貴的配給品,只有幹部和高級知識份子可以享用。小時候事事都好奇的我當然免不了一大堆問題:人家的魚缸裏養金魚,為何我們的幾個魚缸只見混濁綠色的水?人家的金魚缸放着不移動,而我們的水缸一天要搬動幾次?父親說:「我養的是小球藻。生火爐加溫因為小球藻在低溫下難於生殖,搬動它是讓它多曬太陽。」父親臉上難得一現的得意如今還在眼前。那年代正值三年饑荒,民眾因蛋白質攝取不足而病倒的比比皆是。父親以前在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留學,正遇第二次世界大戰,長年的戰事中,食物欠缺是當局急於解決的要事,學院研究人造營養品我父親也是參與者:樹木煉糖,小球藻代蛋白質,人造牛肉茶等等都是研究課題……。在他的堅持與執着下,人造營養品真的在我家誕生了!孩子們是當然的受益者,我們的…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陳寶珠的娟秀

陳寶珠在粵劇舞台上以反串小生紅極一時,但是在生活中,她又總是那麼溫文雅麗,你聽她說話,一件事涓涓道來,好像一篇娟秀的文章,不知不覺,她的語氣就會把你拉進一幅卷軸古畫裏,而她自己則是畫中的主角:儀靜體閑立娉婷。 寶珠去到哪裏,她的粉絲跟到哪裏,而且不是三幾個,是一架旅遊車之多。我們在香港電台的食堂見面,隨她來的粉絲坐滿了幾枱,「好靚仔」,我聽見她的粉絲隔着過道這樣說。這群可愛的粉絲跟了她幾十年,寶珠做童星的時候她們已經是小粉絲,陪着寶珠一起長大,成年,走入社會,很多已經做了祖母,小孫子第一次跟祖母來與寶珠茶敍,第一眼看見寶珠,竟然指着她大聲叫「寶珠」,寶珠愕然,這個老人精怎麼會認得自己?原來粉絲家裏放滿了寶珠的照片,祖母抱着孫兒指着照片:說「寶珠!寶珠!」…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莫談時事

以東三省的主權及廣東沿海開發權作為交換日本支持孫中山「革命」的條件,是孫中山一貫的思想,不是孤證,也不是野史。文件證據來自日本外務省的檔案,交涉對象包括首相陸軍參謀總長、政壇元老、財閥等等。一九○五年成立同盟會其中第五條政綱即為:「主張中日兩國國民的聯合」。一九一七年九月十五日,日本社會活動家河上清訪問廣東政府,孫文明確表示:「一旦掌握了權力,將愉快地將滿洲交給日本管理」,當時中國軍閥分南北兩派,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孫文在上海會晤日本實業家松永安左衞門時說:「日本如果援助南方派的話,可以承認日本對滿蒙的領有。」「護國運動」中,孫文直接受日本軍部接濟四十萬日圓(折合當時美金七十萬)。國家再混亂也是自己的內政,孫文竟然把日本軍國主義帶入內政,其報酬便是東三省!以孫中山為首的南方政府怎樣治國?香港的《華字》日報這樣報導:「……可憐廣州的言論界,戰戰兢兢,不敢出一大氣,報館則時常被封停版,記者則常怕槍斃和監禁。茶樓酒館,高標『莫談時事』,稍一不慎,就加以逆黨的名號,不死於明誅,必死於私劍,用種種的暴力來鉗制民口,使人民敢怒而不敢言……約法上言論自由的條文那裏去了?」…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沒有原則的革命者

孫中山必須殺黃遠生,因為他揭露了孫中山為了革命黨得國,而出賣國家利益,借助日本財閥的資金圖謀執政。暗殺的結果,是孫中山無意中一石二鳥,既剷除了這個烏鴉嘴,還讓袁世凱替他背了七十多年的黑鍋,維持了自己的光輝形象。 歷史上還有一件大懸案: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的東北軍為什麼一槍不放退入關內,任由日軍長驅直進?為什麼蔣介石命令東北軍:「日若進攻,不得抵抗」?國民黨軍隊真的是賣國軍隊嗎?要知道在後來的抗日戰爭中,國軍的戰死將士有一百幾十萬!張學良是個熱血東北軍人,兩代人都打仗,怕什麼與侵略者拚命?蔣介石退縮台灣後,仍堅決不肯台獨,證明他的國土觀念比誰都強。當時日軍開到鼻子底下,凡中國人都熱血沸騰,如果不是另有隱情,他會叫軍隊「不得抵抗」?假如這是個劇本,編導者會說:這不符合人物個性,於情理也不合。蔣也好張也好,誰願意背一個「賣國賊」的歷史臭名?終張學良一生,只承認他自己軟弱放棄了東北,他連蔣介石都不指證。他知道蔣介石後面有國民黨,國民黨後面有歷史,歷史的造成者是孫中山,孫中山是我們的「國父」,「國父」在他謀求執政中,與日本人發生了千絲萬縷的關係。張學良如果要改變日軍開進東三省的事實,只可以乘坐「回到未來」的時空車去追殺那個沒有原則的革命者。…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如果重拍「國父」傳

如果把孫中山的真實一面拍成電影,其娛樂性與震撼性肯定超過《教父》。這裏面牽涉到的人物性格既複雜又多面性。以被他暗殺的「中國第一記者」黃遠生為例。黃遠生提倡自由報人主義。他是江西人,二十歲中進士,清廷官費派往日本中央大學攻讀法律。民國初年,他先後任北京《東方時報》、《亞細亞報》、上海《申報》記者,創辦《少年中國》周刊,被中國新聞史學界稱為「新聞通訊文體創始人」,「我國報紙之有通訊,實以黃遠生為始」。他的鐵筆對中國社會有着超乎尋常的影響力,他留下的《遠生遺著》,幾乎涉及到北洋時期和民國初年的所有重要人物,包括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章太炎、蔡元培、袁世凱、黎元洪、唐紹儀、陸征祥、趙秉鈞、熊希齡、段祺瑞等。他被暗殺後,輿論一面倒說他是因為不為袁世凱所用,所以被袁暗殺,後來再爆出:殺他的是舊金山「愛國華僑」,他們以為黃遠生是袁世凱的走狗云云。這個像民主烈士一般的人物,竟然有很陰暗的一面。一九四九年大陸易手,在清查北洋政府檔案時,發現了黃遠生於一九一三年七月上大總統袁世凱的一份條陳,大意謂:「宜由警廳組織特種機關,專司檢閱報紙,從法律干涉……一面組織新聞通訊機關,整齊一切論調、紀事等語」。這很讓歷史學者吃驚,一貫提倡自由報人主義的黃遠生,所寫的這條陳上的內容,卻是中國最早有據可考的新聞管制內容,不過黃遠生被殺時才是個卅多歲的年輕人,如果他沒有死,可能有一生的時間去追悔他的過往吧。…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文章分類

September 2024
S M T W T F S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