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個論文題目,是在有一年的東京電影節上,一個日本媒體人問我的問題,看來他正在收集資料寫文章。
不知道為什麼,我當時覺得這個問題很不友善,所以火一下子就上來了:導演好像總愛罵人,是不是?好像社會上就是那麼卡通地理解導演的。導演在片場罵人,罵演員,罵工作人員……不罵人的時候就是個小丑。最近有套荷李活惡搞片叫做《雷霆喪星》( Tropic Thunder),講攝製組在拍攝戰爭場面時,遇到真的毒犯,故事中的導演被一幫扭計明星玩殘,然後又踩地雷被炸死……你有見過這麼痛恨導演的編劇嗎?
真實生活中的導演,是最勤奮、最需要耐心的人,他要沉住氣應付各方各面、各個階層的人,他要懂得創作以外,還要懂得如何籌錢拍戲。要知道,創作與籌款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專業。最重要的,他要把一個只有他看得見的意念,變成實體,這需要信念和意志、理想和犧牲。《海角七號》的魏德聖為了拍戲去銀行借貸,電影拍拍停停地等資金到位,自己的生活一塌糊塗,一天只有十元台幣過日子,公仔 都吃了兩個月,他一個大男人已經40歲。現在電影大收旺場,連電影中涉及到的外景場地、小米酒、T恤、頸鏈吉祥物都賣斷了市。這一切都源自一個人,一個虛無的意念,再加上信念,當然不能忘記運氣,而轉化成的鋪天蓋地般的物質豐收。所以我不知道社會上怎麼看導演,但有導演的社會,是一個能體現信念力量的社會。
(Visited 23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