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變法

袁世凱接到皇帝的政變密旨,立即上報慈禧太后,如果年輕的光緒多幾分定力,或者身邊的康有為、梁超、譚嗣同等謀士能夠站高一點,看全面一點,便起碼會勸皇帝在慈禧死之前韜光養晦,先穩定自己的地位,多看看,多聽聽,多學學,並且事事順老太婆的意思,耐心等她死的那天,權力便自然轉移。
後來東窗事發,康有為梁超成功逃亡,譚嗣同及另外六個人在可以逃的情況下都寧可被清兵抓進大牢,並且慷慨成文,大意謂:歷來革命都不成功,因為沒有人犧牲,現在讓我先犧牲。後來譚嗣同與另外六人都被判斬首。歷史上稱「七君子」。
再豐盛的山珍海味,沒有廉價的鹽,等於一桌垃圾。再好的變革願望,領導人缺乏判斷時機的能力,也只能以失敗告終。
維基變法的失敗,除了他個人性格欠成熟,以及對他要領導的行業不熟悉,外行指揮內行以外,他對時機也有錯誤的判斷。
美國人認為自己的國家需要改變,但現在的中國社會需要的是穩定,在穩定中求「富強,民主,和平」。不是不要民主,但對民主的訴求是放在「富強」的後面,而且時間是在2047,這是胡錦濤為國家定下的一個時間表。評論員可以發表議論,個人可以強烈不滿,並且引用西方社會的發展對比中國社會的發展。甚至可以用辭激烈,說這是在鼓勵國人做「吃飽了飯的奴隸」,好像朴正熙時代的韓國。但個人與評論員不是一個龐大的電視台,個人的意見與態度不可以代表一個電視台的態度與發展取向,最重要的是,本地電視台從來都在兩個制度間平衡得很好,為什麼不珍惜現在,繼續把「雙贏」放在心中,然後才耐心地研究每個具體的改革細節?身為一個大機構的領導者,講一大堆情緒化的言論,製造對立與矛盾,有什麼好處?
一個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力的電視台,如果不知道自己在歷史時段中的定位,怎麼能夠配合社會去發展自己?

(Visited 13 times, 1 visits today)
Posted in 生活雜文

文章分類

November 2024
S M T W T F S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