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中華民族的禮儀是從飲食開始。這是孔子說的:「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到了今天,飯桌上的禮儀還是極其重要,有兩個大陸朋友互相慪氣,起因就是當主人請甲某坐上賓位時,甲某不謙讓乙某,乙某認為甲某之所以有機遇認識主人,是憑他的介紹,甲某理應讓介紹人坐上賓位,至少也應該有謙讓一番的表示。但甲某自恃與乙某已經是很熟的朋友,平時他自己也大大咧咧,聚會也只是朋友間拖鞋短褲式的飯局。過了好幾個月,兩個朋友至今沒有說過話。香港人對飯桌禮儀比較不在意,起碼在非正式場合不會放在心上。但在大陸,尤其在官場,那是絕對輕心不得。
我們的先祖用飲食向鬼神禮敬,他們在火上烤黍、烤小豬,沒有酒壺與酒的概念,在地上挖個洞當做酒壺,用兩手捧水當酒杯,用草紮成槌子敲地當鼓,用生米塞進死者嘴裏,埋葬時又用草葉包熟食獻給死者。到了孔子時代,飯桌上的禮儀更是五花八門。
孔子很推崇禮,這是他觀察到通過禮儀可以提醒一個人在社會上的階級地位,從而提醒每個人的責任,所以甚至婚禮,他也定性為是提醒男人和女人各自責任的一個禮儀。
無論你喜不喜歡孔學,在二千多年前,當一半的地球人還在穴居的時候,他是第一個對人類社會的運作有細緻觀察及深入研究的學者,而老祖先用飲食祭鬼神的古老禮儀,千百年以後,也進入了我們的社交生活中,只是鬼神變成了人,在飯桌上稍不注意就成了無禮之人,授人以話柄,成為被人攻擊的藉口。
(Visited 19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