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親反覆做一個夢,夢中,我們兄弟姐妹在車站走失了。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希望他們快高長大,但孩子們大了,便有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裏未必適合容納父母,這種感覺對我媽媽來說,好比在紛亂的車站丟了孩子──從前圍在自己膝下打轉的孩子從此以後再也找不回來了。是很難過,但回心問問自己,不也是沿着同樣的路,一步一步離開父母的懷抱嗎?
孩子們到了十八、二十的青春期,對父母更是一種挑戰,這挑戰是怎樣改變自己,配合孩子的長大。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異性,而我們的社會也已經進步到把性做為中學教育的一部分,做父母的有沒有接觸到孩子的心靈深層?如果大人們還記得自己是怎樣長大的,便知道成長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你不知道自己身體的變化是否正常、不知道在腦中出現的思想是否叫做骯髒、不知道自己的心儀對象是否值得交往、不知道自己的社交方法是否得體大方……孩子每天把自己關在浴室的時間越來越長,而父母還當孩子是小寶寶,沒有溝通,能不冷淡?
美國的一所名校把學生行為手冊寄回給家長,其中一條列明:不反對中學生有性行為,甚至還有統計數字,證明有性行為的學生學習分數反而比較高,但不能在校內搞。他們的方法提供了一種選擇。子女永遠是自己的,但也要在適當的時候把他們轉化為朋友。在交往異性朋友上,列明遊戲規則,底線是不可以有孕,不要傷害自己,也不要傷害別人,不能影響功課,然後在應該消失的時候從家中消失半天,給已經長大的孩子一些空間
(Visited 20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