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十四歲以下少年受法律保護,殺了人也不負刑事責任,《告白》故事就在這個基礎上做文章。班主任的女兒被學生殺了,她應該怎麼辦?電影的頭開得精彩,讓人聯想起小說《蒼蠅之主》,書中描寫一班享受精英教育的少年,因為船難而被困在荒島上,於是人性像包不住的火,燒開了用錢買來的文化包裝紙。有這樣的開頭,加上導演不一般的鏡頭手法,有三十分鐘的時間裏,讓人不住驚詫贊嘆。但隨着電影一層一層掀開每個角色的內心世界,觀眾也開始一點一點抽離這個電影所營造的世界。電影中,真實與年輕人的幻覺混合在一起,這很適合這個故事的風格,但到底甚麼時候才是真的,導演沒有很好地交代,所以結尾混亂:到底班主任有沒有殺惡童的媽媽以報復?導演留下這樣的一個問號企圖引起議論,但事實上,他留下的是一個在電影文化中不可以出現的情節:成年人欺負未成年兒童。
永遠不要忘記,在電影院中,觀眾是有雙重標準的,即使惡童罪該萬死,他的下場也不能是被成年人打死或者被一個成年人成功報復。導演想留下一個道德的問號,但他失去了一個把故事講好的機會。這樣又牽扯到編劇,《告白》中有兩個女角色,一個是班主任,一個是惡童的同班小女生,當小女生的故事開始發展的時候,她其實已經代替了班主任成為第二女主角,觀眾對她的興趣也超越了班主任,但編劇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個小女孩本來可以是一條重要的鎖匙:最後,讓她把惡童殺了,為班主任出了口氣,而且重新躲在保護兒童的法例後面,她學會了惡童的遊戲,而且贏了。這樣,既控訴了法律的漏洞,又講圓了一個故事。
(Visited 19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