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s

「你所做的在香港獨一無二」

「今天(2016年4月14日)讀到你在《蘋果日報》的文章後,我只是想說,你為社會大眾帶來了很多有價值的健康自然療法。我想從心底衷心感謝你,請不要放棄,你所做的在香港獨一無二,請繼往開來。我也讀到過有關美國醫生Dr. Mercola所推廣的自然療法,也曾經聞說西方醫療系統和藥廠集團的腐敗。再謝。Jason」 《半畝田》推薦的食療在和讀者們互動的五、六年間,為越來越多有需要的人帶來了改善健康的線索和希望,證明食療可以為傳統醫療補空白。在2016年4月14日,我在專欄中有感而發:「本專欄的宗旨是提倡盡量用上帝為我們提供的大自然食療代替一些有副作用的西藥,不過在用食療代替西藥的過程中應該有醫生監護,但很難找到�…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食療主義

嚴浩生活網站(下)

養生專欄不容易寫,從前的生活小品20-30分鐘可以寫一篇,養生內容涉及公眾健康,壓力大,也要做大量的資料工作,平均每一篇每一天要花兩、三個小時,對筆者來說實在並不養生。但因為這樣,我越來越認識到自然療法的威力,常常感嘆上帝的藥櫥是多麼的不可思議! 我的養生專欄的特色是與廣大讀者互動,共同分享改善健康的經驗,通過分享又使到更多有需要的人改善了健康,我常說來分享經驗的讀者們都是天使,在這些年裏,我和讀者天使們一齊通過實戰打破很多傳統的健康謬論,發掘出一樣又一�…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生活雜文, 食療主義,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 , , , , , , , , , , ,

嚴浩生活網站(上)

我的個人網站準備好了,之前,一個假「嚴浩網站」霸佔了我的名字好幾年,這齣「真假猴王」的戲到了這個猴年終於喜劇收場。現在這個真網站也已經斷斷續續籌備了很久,好不容易在朋友們的幫助下辦起來,雜亂無章的散文被整理好,分門別類規規矩矩放在一個容易搜索的園地裏和大家分享。 我的生活向來簡單,只是看看書拍拍電影,電影是我的至愛,電影創作是我此生的使命,如果有一…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現代的一位真正高人

邵氏公司曾經拍了很多功夫電影,為無數觀眾製造了一個又一個功夫神話,千千萬萬被神話感召的觀眾可能都興起過上山尋找高人的念頭,其中一位恰恰就是製造神話的人自己──邵逸夫先生。邵先生有一段已經被人淡忘的逸事,在1998年,90歲的邵逸夫曾經登道教聖地武當山祭天,而且拜會了一位如假包換的高人:人瑞道姑李誠玉道長。李道長當年已經過百歲,她向這位「小老弟」傳授了兩套既容易學又有效的延壽功法。為甚麼說李誠玉道長是一位如假包換的高人? 李道長後來是坐化的,據資料顯示,李誠玉道長是武當山有記載的長壽道人之一,是建國後第一位坐化而逝的道人。武俠小說與功夫電影上經常描寫高人在去世之前知道自己走的時候,而且是坐着往生,但我國建國已�…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夢境來預告生死

我收到這樣一封來信,不長,但令人寒毛竪起。 小李:「我好耐之前拜讀你一篇文章,講及你父或母,死後,其中一人發夢見到他上咗一班船,夢者追前,有個婆婆叫他不必追,好快有下班船。 我想問吓夢者隔幾年才死呢?因我有相同經驗,父死後,母發夢見到他上咗一班船,追前時,有個婆婆叫她不必追,好快有下班船,結果我阿媽過咗三年就死了。可否告知詳情呢?」 我母親幾個月前去世,但父親已經在30年前先離開,所以我確信這文章不是我寫的。我想了想,這樣回答小李。 答:「相信這篇文章不是我寫的,我沒有印象,抱歉。…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走到那個路口

星期天在灣仔吃午飯,飯後順街信步而行,人多車多,太熱鬧,吃不消。擇路避走,穿過灣仔道街市,走到皇后大道東,這一下就清靜了。經過堅尼地道,經過司徒拔道,天藍雲白,陽光斜照,路邊老榕樹鬱鬱葱葱,氣根掛如瀑布,賞心悅目。 走到天樂里附近,見到新華社大廈,不由多看了一眼。十八年之前,「新華社」在香港是很厲害的名字,新華社的實際勢力,要比今天的中聯辦�…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態度決定做人的意義

(續昨)弗蘭克隨時會被送進納粹的毒氣室,但他仍然在思考生命的意義,這是一個從中學開始就思考的問題,一直以來,這個問題的答案都懸掛在空中,到了現在徹底失去自由,在生命隨時消失的時刻,想不到他反而悟道了。 他發現即使人失去了自由,生活在連地獄都不如的駭人環境下,一旦找到生命的意義,一個人的生存適應力就會大大提高。�…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做人有甚麼意義?

(續昨)當一個人已經一無所有,沒有家,沒有財產,如果再加上沒有自由,也看不到明天,是否應該自殺?到了這個地步,作為人還剩下甚麼?比起動物,我們的人性中還剩下甚麼? 人生的路很難走,但以下的分享,可能會給我們巨大的啟發。(原文作者:Emily Esfahani Smith) 1942年9月,著名猶太精神病學和神經學專家維克多‧弗蘭克,連同他的妻子和父母,一起被納粹押送至集中營。三年後,他作為「囚犯119104號」死裏逃生,但他懷有身孕的妻子和大部分家人卻早已不在人世。 1946年,他把集中營的經歷整理成書,名為《生命的意義》,書中他總結了生死�…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最後的一把硬幣

以下的真實故事可能很多人已經在報紙上讀過,但沒有甚麼人探討其背後的人性,不妨先再讀一遍。 「2014年,一個英國女孩在周末晚上出外玩。回家的路上錢包丟了,兜裏一分錢也沒有。這時候路邊的一個流浪漢看到她的困窘,把自己口袋裏僅剩下的三鎊硬幣給了她,還幫她截的士,確保她能安全回家。女孩沒有接受這些錢,卻被深深感動了,身無分文的流浪漢把自己身上僅有的錢給了別人,即使自己要捱餓還是選擇了給予。 「之後女孩在臉書上嘗試找他,才發現自己並不是唯一一�…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電影《三城記》

今天講電影,當放一天假,其實我們爬格子動物一年到頭沒有一天假期,只是安慰自己。 《三城記》原來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電影的結尾字幕上我才發現這個事實,而且劉青雲和湯唯演的,竟然是成龍的父母!2000年左右,張婉婷接到了成龍的一個電話,電話裏成龍問她,「我爸準備告訴我身世,你有沒興趣來拍一下?」 成龍的父親叫而房道龍,他對做電影的兒子說決心將故事講出來,因為「年紀大了,馬上要告訴兒子,不然有一天自己不在了,這個故事就沒人知道了。」 這果然是一個亂世中的感人故事,我與老婆在看電影的時候好像在比賽誰是擦眼淚冠軍。聽說電影拍完後,公司試片請�…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文章分類

April 2025
S M T W T F S
« Dec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