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s

壓力導致腹瀉/便秘

(續昨)腸易激綜合症又稱過敏性腸道症候群,俗稱大腸急躁症、腸躁症、刺激性腸症候群、急躁性腸症候群、腸躁症候群、腸漏症、腸道食物過敏症等。主要是排便異常、腹痛,時而腹瀉時而便秘;當感到壓力或者焦慮時,即使程度很輕,也會導致腹瀉(也稱神經質性下痢)。有時候在劇烈腹痛後會排出大量黏液,或大便失禁;徵狀重一點的人,會無法控制地放屁,被視為社交恐懼症的一種。 我看過一本書,是台大醫學士王群光醫師寫的《山竹果與生活自然醫學》,其中講到山竹在改善大腸激躁症有神奇效果,以下是案例。 「我是一名護士,罹患大腸激躁症已很多年了,雖然一直都有看腸胃專科醫師及吃藥,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愈來愈糟。�…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食療匯總,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 ,

身體比實際年齡老

2015年4月7日,我收到一封來自小H的來信,她開門見山說:「嚴Sir,你好!我名叫小H,是一名28歲女子,因長期受壓力影響,身體終於頂不住,積勞成疾。身體近五年來出了很大問題,如:經常胃痛、濕疹、食物敏�…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 ,

為「皮膚饑渴」解渴

(續昨)老來夫妻應該多牽手走路,做後輩的也應該多牽着長輩的手,因為人有一種「皮膚饑渴」,皮膚的接觸能產生明顯的心理和生理效應,通過生物電傳導,讓手牽手的雙方體內都釋放快樂荷爾蒙安多酚(endorphin,亦稱腦內嗎啡,從腦下垂體和下丘腦hypothalamus分泌,產生跟嗎啡、鴉片劑一樣的止痛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鎮痛劑),安多酚一多,免疫力就提高。 美國密歇根州密歇根大學一項超過七年的研究發現,儘管都有壓力,但男人和女人如果能用大部分時間去關愛配偶,他們自身死亡的危險性就能減少36%�…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看開一點海闊天空,心境年輕,健康也會改善。美國名醫Dr. OZ指出,保持年輕的最好方法是散步,如果5分鐘走不了1/4英里(約400米),那麼在3年內死亡的機率會驟增。一米三尺,一個男人的腳連鞋幾乎有一尺長,假設一步走一尺,400米大概1200步,以一秒鐘走一步的散步速度,走完1200步不到3分鐘,如果5分鐘走不完1200步,心臟真的可能有問題,Dr. OZ是一位著名的心臟外科醫生,說出這番話很值得我們警惕。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不僅可以減少糖尿病的發病率,還能降低高血脂,使動脈硬化變軟,讓人腦子更清楚,防止老年癡呆,這是因為步行可以保養細胞中的端粒體。當今世界上一項頂尖的健康科學是通過測�…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心靈呵護,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

生活有目標者壽星也

(續昨)我曾經報道過:一個人在大發雷霆時,身體產生的壓力激素足以讓小鼠致死,因此「壓力激素」,又稱「毒性激素」;但當人是快樂的,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血清素等有益的神經傳遞素,讓人心緒放鬆,產生快感,這種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狀態,可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身體放鬆可以幫助大腦分泌多巴胺,譬如泡腳、泡浴、聽音樂、與好朋友聚會、散步等等,這些活動都有利保養端粒。我們有能力讓端粒生活在一個優良的環境,科學家指出,給自己的生活定一個目標,是其中重要的環節。 美國芝加哥Rush…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心靈呵護,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要健身,先健心!

(續昨)科學家總結了幾條保養端粒的重要原則,其中樂觀非常重要,我們也在文章中不斷重複:要健身,先健心!各國長壽地區的人種、氣候、食物、生活習俗各不相同,有的老人甚至嗜煙酒、愛吃肥肉,但有一點中外都相同,那就是長壽者都心胸寬闊,樂觀開朗,隨和。美國婦女健康研究(WHI)在一個漫長的歲月中跟蹤調查了10萬名婦女,發現在研究的前8年,樂觀的人死亡機率比悲觀者少14%。研究者指出:「樂觀是重要的保護傘,這種人善於交友,有強大的社會網路,並能很好地處理壓力」。 65%-90%的疾病與心理壓抑有關,人類的基因在20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已經形成應付壓力的密碼,人類在原始社會被定形,心理壓力被翻譯做被野獸追襲,為了應付危機,人體的應激反應軸心「下丘腦、垂體、腎上腺」分泌壓力激素,使到身體中的各種資源被重新調配,首先減少消化�…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 , , , , , , , ,

缺乏安全感短壽7年

(續昨)有關端粒的科學研究很是嚴謹,由於考慮到每一個人的遺傳基因不同,有可能出現因為體質不一樣而造成的誤差,這項實驗為了盡量縮小對比組的基因分別,找來的實驗對象全部是雙胞胎,共找到401對之多,其中152對女性,249對男性。問卷調查了他們的體力活動水準,吸煙狀況,社會�…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自卑與壓力可能短命

(續昨)端粒和端粒酶研究有助於攻克醫學領域三方面難題,即「癌症、特定遺傳病和衰老」,諾貝爾評選委員會說,在這方面有重大突破的3名獲獎科學家所做的研究解決了生物學一個長期存在的重大問題!端粒酶在細胞老化過程中起着關鍵作用,所以也是「長生不�…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發現生命時鐘的人

我們說過:「基因不代表命運,但與壓力有關,在大部分情況下,某些基因缺陷只在長期的高壓下才會開始影響身體,所以有些人得到遺傳的病症,有些人則沒有。」壓力負責百分之50的病因,比起食物/生活習慣和其他病因(譬如基因、空氣和水污染、電磁波和地理壓力),如果後兩者各佔百分之25,壓力竟�…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Tagged with: , , ,

基因不代表命運

鋅順利抵達小腸後還是要與一大堆不友善分子進行連番抗爭才可以被身體吸收,其中竟然包括我天天勸人代替白飯和麵條的藜麥和小米! 其實是這樣的:小米和藜麥屬於穀物種子,其中含植酸,植酸中含磷,是有益的抗氧化物質,只不過它在腸道裏會綑綁鐵、鋅、鈣這幾種礦物質,使它們難於被吸收。 化解方法:先隔夜浸水,煮之前將水倒掉重新加水煮食,這樣就會分解了植酸不會讓它們減低鋅和鐵的吸收,浸水後的種…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文章分類

April 2025
S M T W T F S
« Dec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